不同浓度苦瓜叶片提取液对农杆菌生长曲线的影响
苦瓜(Momordica Charantia L.)系葫芦科(Cucurbitaceae)苦瓜属(Momordica)攀缘性草本植物。多种古籍记载,苦瓜叶片具有治疗胃痛、痢疾、疗疮肿毒和驱虫等功效。近年来,有文献报道苦瓜果实提取物具有良好的广谱抗菌功效,对革兰氏阳性球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革兰氏阳性杆菌(如枯草杆菌)和革兰氏阴性杆菌(如大肠杆菌)等具有明显的抑菌效果。苦瓜叶片作为果实以外的副产物,虽然无法食用,但其提取物能够有效抑制某些农业害虫,如小菜蛾、斜纹夜蛾、美洲斑潜蝇等,因此可以作为绿色环保的害虫抑制剂应用到农业生产中。目前研究多针对苦瓜叶片提取物对农业害虫的抑制作用,对菌类抑制作用的报道较少。
农杆菌(Agrobacterium)是一类普遍存在于土壤中的革兰氏阴性细菌,生活在植物根表面,依靠由根组织渗透出来的营养物质生存。农杆菌吸附在植物根部后,将自身DNA导入到植物根部,被侵染的植物会出现根部膨大、生长缓慢、矮小等症状。
本研究以无水乙醇为萃取液,制备苦瓜叶片提取液并处理农杆菌,观测其生长情况。目的是为进一步研究苦瓜叶片的抗菌机制提供参考,也为其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供试菌种与植物
菌种:农杆菌,天津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栾维江教授实验室提供。
植物:苦瓜(长丰三号),由天津市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提供种子,在天津市西青区精武镇种植。采收叶片,用去离子水洗净,真空干燥后保存备用。
1.2实验方法
1.2.1苦瓜叶片乙醇提取液的制备
具体制备方法参照文献
1.2.2液态培养基的制备
取250mL双蒸水,加入蛋白胨2.5g,酵母粉1.25g,氯化钠2.5g,以氢氧化钠调节pH至7.0,加热灭菌后,每4mL为1份,分装至试管中。每份加入4μL利福平抗生素,将制备好的液态培养基混匀,备用。
1.2.3实验处理
将苦瓜叶片提取液设置4种质量浓度(3.1、6.3、12.5、25.0g/L),同时用清水(CK1)和乙醇(CK2)作为对照,共设6个处理,每个处理重复3次。分别在各处理组中加入制备好的液态培养基1份,同时接种农杆菌,将各处理菌液置于28℃、200r/min环境下培养。对菌液每12h进行1次吸光度值D(λ)600的测量。因苦瓜叶片乙醇提取液本身为绿色,为消除提取液自身颜色对吸光度的影响,另配制每个浓度下未接种农杆菌的培养基,测量吸光度值。最终测量值为含菌培养液的吸光度值减去不含菌培养液的吸光度值。
1.3数据处理
以SPSS1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和方差分析。
2结果与分析
根据在600nm处测得的培养基吸光度值的变化,可以看出不同处理浓度和不同时间农杆菌的生长情况,结果如表1所示。
表1农杆菌培养液在不同时间的D(λ)600
由表1可以看出,CK1和CK2处理组D(λ)600相近,都显著高于苦瓜叶片乙醇提取液中的D(λ)600.随着提取液浓度的增大,农杆菌培养液的D(λ)600呈下降趋势,但在6.3、12.5和25.0g/L 3个处理浓度下,培养液D(λ)600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
为了更清晰地分析苦瓜叶片提取液对农杆菌生长的影响,作生长曲线如图1所示。
图1农杆菌的生长曲线
从处理浓度上来看,在4个时间段中,苦瓜叶提取物质量浓度为3.1g/L的处理组与其余各处理组之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图1可以看出,在处理12h时,质量浓度为3.1g/L的处理组与6.3、12.5、25.0g/L处理组之间就开始出现差异,同对照组相比,此时农杆菌的生长已受到抑制,证明该浓度即为抑制农杆菌生长的有效浓度。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D(λ)600均逐渐增大,表明培养液中农杆菌数量逐渐增多。4个苦瓜叶提取物处理组的吸光度值均显著低于2个对照组,表明苦瓜叶提取物对农杆菌具有抑制作用。其中质量浓度为3.1g/L处理组的农杆菌生长曲线同其他处理组始终差别较大,而且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差别也逐渐增大。其余3种浓度下农杆菌的生长曲线基本重合,由此可见,这3种浓度的苦瓜叶提取物对农杆菌的抑制效果近似。
从作用时间来看,对照组、质量浓度为3.1g/L处理组在4个时间段的菌液浓度始终呈上升趋势;质量浓度为6.3、12.5、25.0g/L的处理组在36h之前为农杆菌的快速生长期,36h和48h之间菌液浓度达到最大,这说明处理时间达到36h后,农杆菌数量趋于稳定。
由此表明,4个苦瓜叶提取物处理组中,质量浓度为3.1g/L的提取物开始对农杆菌产生显著的抑制效果,但抑菌能力出现大幅度变化的临界质量浓度为6.3 g/L,浓度再增大时,抑菌效果已没有显著提升。
3结论
本研究表明,苦瓜叶片提取液确实可以有效抑制农杆菌的生长。在4个处理浓度中,以6.3 g/L为抑制农杆菌生长的最适处理浓度。在4个时间段中,以24h为最佳的处理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