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S与SIBO症状严重程度、粪便微生物组方面的差异
1.背景:
IBS是常见的肠-脑轴紊乱疾病,SIBO指因细菌数量过多引发的胃肠道综合征,二者症状相似,但关系尚不明确,且SIBO症状严重程度与微生物丰度的相关性结论不一,故开展本研究。
2.方法
参与者招募:依据罗马III标准,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招募IBS患者、SIBO患者和健康对照者(HCs),进行乳糖氢呼气试验(LHMBT),并排除不符合条件者。
伦理审批与知情同意:研究遵循赫尔辛基宣言,获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临床评估与采样:记录参与者人口统计学数据、肠道习惯、胃肠道症状等,用布里斯托大便分类法和胃肠道症状评分量表(GSRS)评估,收集粪便样本并冻存。
肠道微生物组分析:提取粪便微生物基因组DNA测序,用多种方法分析微生物多样性、差异菌群等,预测功能并注释。
粪便代谢组学分析:用UPLC-ESI-Q-Orbitrap-MS系统分析代谢物,筛选差异代谢物。
统计分析:用SPSS 26.0软件分析数据,设定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3.结果
临床表现:IBS患者腹痛、腹泻更严重,受症状影响更大;SIBO患者对排便习惯更不满意。IBS患者蛋白摄入高、膳食纤维摄入低;SIBO患者脂肪摄入高、碳水化合物摄入低。
粪便微生物组概况:IBS组α多样性高于HCs和SIBO组,但功能多样性更低,三组肠道微生物组成有显著差异。
差异和独特菌群:IBS组厚壁菌门与拟杆菌门比例更高,有独特细菌;SIBO组有独特细菌,且富含与产气相关的细菌。
菌群共现网络:SIBO组菌群共现网络更复杂,瘤胃球菌科被定义为核心细菌。
功能差异:IBS患者某些细胞过程和信号通路相关功能增强;SIBO患者多种营养代谢途径功能富集。
代谢物差异:鉴定出389种差异代谢物,IBS和SIBO组分别有特征性上调代谢物。
相关性分析:IBS组部分细菌与症状正相关,功能与症状也有相关;SIBO组部分细菌和功能分别与便秘及腹泻、腹胀相关,且代谢物与细菌、功能之间存在关联。
4.结论
IBS患者症状更严重,伴有机会致病菌富集和特定代谢物变化;SIBO患者对排便习惯更不满意,菌群以产气菌为主,功能和代谢物也有特征性改变。肠道微生物群和代谢物有望作为区分二者的生物标志物。
相关新闻推荐
1、O2/CO2主动自发气调对枝孢菌菌落形态、致病能力、生长曲线的影响(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