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BioSense网站!

热线:021-66110810, 66110819

手机:13564362870

基于超微药粉琼脂稀释法检测9种致病菌对常用15种中药的敏感性(二)

来源:饲料工业 发布时间:2025-06-17 17:57:43 浏览:24 次

2.2纸片法测定中药水提液对致病菌的抑菌圈大小


选取致病菌敏感性不同的3种中药(五倍子、地榆、石榴皮),按照中药高压水提液的制备方法制备药敏实验的药液,然后依据纸片法测定此3种药液对4株鳗鲡致病菌的抑菌圈大小,实验结果见表2。从表2中数据可知,不同浓度药液对4株鳗鲡致病菌的抑菌圈大小各不相同,随浓度的升高呈增大趋势。B01对3种药液高度敏感的最小浓度分别是五倍子125 mg/l、地榆>1 000 mg/l、石榴皮500 mg/l;B09对3种药液高度敏感的最小浓度分别是五倍子500 mg/l、地榆500 mg/l、石榴皮500 mg/l;B14对3种药液高度敏感的最小浓度分别是五倍子250 mg/l、地榆>1 000 mg/l、石榴皮>1 000 mg/l;B15对3种药液高度敏感的最小浓度分别是五倍子250 mg/l、地榆250 mg/l、石榴皮>1 000 mg/l。由此说明4株致病菌对五倍子均表现为高度敏感,B09、B15对地榆及B01、B09对石榴皮表现为高度敏感,B01、B14对地榆及B15对石榴皮显示为中度敏感,而B14对石榴皮表现为不敏感。


2.3平板二倍稀释法测定中药水提液对致病菌的抑菌效果

表2纸片法检测4株鳗鲡致病菌对3种中药水提液的敏感度(平均抑菌圈直径mm)


选取致病菌较敏感的8种中药(见表3),采用平板二倍稀释法进行药敏实验。从表3实验数据可知:平板二倍稀释法测定8种中药抑制9株致病菌的平均MIC值比超微药粉琼脂稀释法测定的结果均偏高,即灵敏度下降,但实验数据总体趋势相一致。


9株致病菌对五倍子仍然均呈现出高度敏感;对首乌藤除B19、B20为中度敏感外,其余7株菌均表现为高度敏感;对地榆高度敏感的菌株是B09、B15、B18、B20,比超微药粉琼脂稀释法测得结果少一株B19,降为中度敏感;对石榴皮低敏感和不敏感的菌株是B10、B14、B15、B18、B20,比超微药粉琼脂稀释法测得结果多了三株(B15、B18、B20);对贯众低敏感和不敏感的菌株是B09、B14、B15、B20、B27,比超微药粉琼脂稀释法测得结果多了二株(B14、B15);对大黄中度敏感的菌株是B01、B15,比超微药粉琼脂稀释法测得结果少了一株B10;对黄芩除了B01、B19表现低度敏感外,其余均为不敏感;对虎杖高度敏感的菌株是B01、B18,比超微药粉琼脂稀释法测得结果少了二株(B10、B14),降为中度敏感。


3讨论


本实验没有选择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致病菌对中药的敏感度,是因为中药粗提液含有大量色素,颜色深,且不同中药药液的颜色各不相同,会影响最终结果的观察判断,故在初期筛选抗菌中药的研究中不宜采用试管二倍稀释法。因此,我们选择药敏纸片法和平板二倍稀释法筛选抗菌中药,测定中药药液的抑菌效果,与本文建立的超微药粉琼脂稀释法进行比较,以确定该方法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表3平板二倍稀释法测定各种中药水提液的最低抑菌浓度MIC(mg/l)


3.1药敏纸片法与超微药粉琼脂稀释法的比较


针对9株致病菌从15种中药筛选出具有高效抑菌作用的药材。采用药敏纸片法一次试验需要制备81个琼脂平板;而采用超微药粉琼脂稀释法一次试验只需要45个琼脂平板。两者相比,筛选工作量显著减少,操作更快捷,实验材料费大大降低。


前期预实验结果显示,由于受纸片上药物含量的限制,低敏感度和不敏感的中药对致病菌均不产生抑菌圈,且考虑到实验操作量,故表2中只选择抑菌效果较好的3种中药(五倍子、地榆、石榴皮)和有代表性的4株致病菌进行比较实验。从表1和表2中的实验数据,采用超微药粉琼脂稀释法测得有效抑菌浓度低于纸片法,即灵敏度相应提高,然而4株致病菌对中药五倍子、地榆、石榴皮的分级敏感程度与纸片法检测结果一致。


3.2平板二倍稀释法与超微药粉琼脂稀释法的比较


平板二倍稀释法与纸片法所使用的药物都是液体,在做药敏实验之前同样都要通过耗时较长、操作较复杂的中药提取工序。而超微药粉琼脂稀释法,只需将中药药材进行超微粉碎处理即可,步骤简单。由于药材粉碎颗粒足够细,达到了5~10μm,保证药材中的有效成分在琼脂培养基中可以充分溶出,无需再考虑有效成分提取率高低对药敏结果的负面影响。


比较表1和表3的实验数据,9株致病菌对8种不同中药的敏感度显示,超微药粉琼脂稀释法测得平均最低抑菌浓度均低于平板二倍稀释法,灵敏度明显增加。虽然这两种方法在抑菌浓度上测得数据有差异,个别菌株的敏感度级别发生变化,但不同中药对某一株致病菌的抑制效应强弱是一致的。


超微药粉琼脂稀释法测定的中药MIC值均低于平板二倍稀释法,原因在于平板二倍稀释法使用的是中药超微粉的高压水提液,而超微药粉琼脂稀释法是直接使用中药超微粉;采用水煎煮、高压抽提、超声提取、微波提取或有机溶剂萃取等中药粗提方法,均无法将中药植物药材细胞内的有效成分完全溶出,且提取过程也会造成有效成分的部分降解失活,故降低了抑菌效果;而本法将中药超微粉直接添加入琼脂培养基,在进行抑菌药敏实验过程中,微米级颗粒的药粉一直存在于细菌培养基内,不断释放抗菌有效成分,可达到较高的抑菌浓度。故可避免由于中药粗提方法选择不当,造成有效物质提取率低,而容易在初步筛选时将高效的抗菌药材遗漏等问题。


综上所述,本文建立的抗菌中药植物药材的初步筛选方法——超微药粉琼脂稀释法具有操作简便、快捷、耗时短、处理量大(即每一个90 mm平皿可同时检测9~12株致病菌对药物的敏感度),实验成本低,以及药敏实验结果准确可靠等优点,是一种高效率的药敏实验方法,在实验研究中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为开发和应用植物中药提供基础的参考数据。


相关新闻推荐

1、东北某市寒区湖库型主体水和生物膜中耐氯菌数目、再生长现象研究(一)

2、奥西替尼耐药肺癌脑转移颅内的原位PDX模型构建方法

3、瘢痕疙瘩MSCs生长曲线与发病机制研究(一)

4、饮用水中磷对微生物生长的限制作用

5、RIP 衍生物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曲线及生物膜形成的影响(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