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BioSense网站!

热线:021-66110810, 66110819

手机:13564362870

探索肠道微生物群是否为抑郁症的潜在标志物或影响因子

来源: 发布时间:2025-07-11 16:18:56 浏览:7 次

抑郁症是一种全球高发的精神障碍,可能与慢性炎症、神经递质失衡以及肠道菌群代谢产物的异常有关。以往研究提示抑郁症患者的肠道菌群组成和功能可能发生改变,但由于研究方法、样本差异及控制因素不足,相关结论尚不统一。因此,本研究基于PREDIMED-Plus试验中400名具有代谢综合征的中老年人群,采用多组学手段系统分析肠道菌群组成、代谢产物及其与抑郁状态的关联,旨在探索微生物群是否为抑郁症的潜在标志物或影响因子。

在方法上,研究采用横断面设计,将参与者根据抗抑郁药使用情况及BDI-II评分划分为抑郁组(DG)与对照组(RG),通过16S rRNA测序获取肠道菌群数据,并使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技术分析粪便代谢物谱。微生物分析包括α多样性、β多样性、差异丰度分析(MaAsLin2和ANCOM-BC)与功能通路预测(基于PICRUSt2);代谢物分析则通过弹性网回归(Elastic-net)与ANCOVA控制协变量进行筛选和验证,并进一步计算微生物与代谢物之间的相关性。


研究结果显示,抑郁组在肠道微生物的α多样性(Chao1和Shannon指数)上显著低于对照组,提示其菌群种类与多样性减少;而β多样性分析(基于PCA和Aitchison距离)也显示两组菌群结构差异显著。进一步分析鉴定出8个与抑郁状态显著相关的菌属,其中Oscillospiraceae(UCG-002、UCG-005、NK4A214群)、Eubacterium siraeum和Christensenellaceae R-7群在对照组中更为丰富;而Streptococcus、Megasphaera与Acidaminococcus则在抑郁组中富集。这些差异菌属多属于Firmicutes门,并涉及短链脂肪酸(SCFAs)代谢、氨基酸发酵等功能,可能影响炎症反应、血脑屏障完整性与神经递质合成。在代谢组学方面,共筛选出24种与抑郁状态密切相关的粪便代谢物,其中15种在控制变量后仍显著,包括胆汁酸衍生物(如tyrosocholic acid)、炎症相关分子(如20-carboxy-leukotriene B4)、脂类化合物及有机酸等。


这些代谢物在不同组中呈现出明显的丰度趋势,例如20-carboxy-leukotriene B4在抑郁组中升高,而tyrosocholic acid在对照组中更高。此外,代谢物与差异菌属之间的相关性分析表明,Clostridia纲的菌属与多数代谢物呈负相关,尤其在对照组中体现出强烈的负调控模式,而Streptococcus和Acidaminococcus则与炎症与神经递质相关代谢物呈正相关。研究还发现,这些代谢物与微生物的相关性模式在性别与抗抑郁药使用情况中基本一致,提示这些生物标志具有一定稳定性。

此外,功能预测分析发现,与抑郁症相关菌群的代谢通路富集于胆汁分泌、二级代谢物合成、碳水化合物与氨基酸代谢等,进一步支持了肠道代谢活动与抑郁症之间的功能性关联。


总结来说,本研究通过16S rRNA测序与粪便代谢组双重数据,揭示了肠道菌群与抑郁状态之间在分类结构与代谢功能上的系统性差异,强调了一组特定的细菌属及代谢物可能参与抑郁症的发病机制。尽管因其横断面设计无法确立因果关系,但这些发现为未来开发以肠道菌群为靶点的抑郁症干预策略(如益生菌、饮食调控等)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理解“肠-脑轴”在心理健康中的作用机制提供了重要线索。


相关新闻推荐

1、微生物生长动态监测系统实时监测炭疽芽孢杆菌生长及抗菌药敏感性

2、综述葡萄球菌降低发酵肉中生物胺含量的三种机制(二)

3、海藻酸钠覆膜革胡子鲶鱼肉冷藏过程中微生物多样性变化

4、反刍动物瘤胃微生物区系组成与饲料利用率

5、忍冬提取液对酸土脂环酸芽孢杆菌生长曲线、细胞形态和生物膜形成能力的影响(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