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BioSense网站!

热线:021-66110810, 66110819

手机:13564362870

对虾养殖池水中叶绿素a浓度和微藻种类优势度指数及均匀度(上)

来源:广西科学 发布时间:2025-08-25 18:35:44 浏览:22 次

摘要


不同养殖时间,采集广西北海市3口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养殖池塘水样,调查养殖水中叶绿素a浓度和微藻组成。叶绿素a浓度用分光光度三波长法测定,微藻分类计数用镜检法进行,微藻多样性分析用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种类均匀度指数和种类优势度指数进行。结果表明,3口池塘叶绿素a的浓度养殖前期低,在10.0μg/L以内,养殖中期增长迅速,养殖后期达到150.0μg/L;微藻细胞密度在养殖前期低于20x106 cells/L,养殖后期高于100x106 cells/L;微藻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皆为养殖前期高,养殖中后期逐渐降低,多样性指数0.98~3.15,均匀度指数0.28~0.82;在养殖前期,微藻的种类较多,优势种是硅藻和绿藻,养殖中后期种类减少,优势种是绿藻、蓝藻和甲藻。


1.材料和方法


水生态系统的生产者,决定着特定水域的生产性能。水中藻类的种类和数量影响池塘水质,也影响养殖动物的健康。叶绿素a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吸收和传递光能的主要物质,叶绿素a含量的高低可以反映水体内浮游植物生物量的多寡。广西北海地区是我国华南对虾主产区之一,对这一地区对虾养殖池塘叶绿素a和水体理化因子的研究有一些报道,但是关于叶绿素a和微藻组成变化的研究不多。本文研究北海市大墩海村3口凡纳滨对虾养殖池塘叶绿素a浓度和微型藻[微藻]组成,以期为科学调控水质,预防虾病发生,增加对虾产量和提升对虾品质,提供指导依据。


1.1虾塘概况


以北海市大墩海村3口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养殖池塘[虾塘编号为1号、2号、3号]为研究对象,虾塘四周为水泥护坡,底部铺设塑料薄膜,1~3号池塘的面积分别为0.67 hm²、0.95 hm²、0.88 hm²,3口池塘深1.8m,有效水深1.2~1.5m。每个池塘配备3台1.5kW的水车式增氧机,每天早晚各开启4h。养殖用水为近海纳潮海水,经80目筛绢锥形网袋过滤后用于养殖。对虾放养密度为45万尾/公顷,养殖期间投喂全价配合饲料。


1.2样品采集和分析


2006年从7月11日虾苗投苗至10月19日收虾,约每10天到上述池塘采样1次,采样时间为上午9:00~10:00。采样时,在池塘4个角和中间各取距水面0.5m水层处的水1000ml,混合后进行分析。现场监测记录水温、水色、盐度、pH值。盐度用比重计测量后换算,pH值用便携式pH计测量。叶绿素a的测量依据文献的分光光度三波长法,取500ml水样,用孔径为0.45μm的醋酸纤维素滤膜进行减压抽滤。将滤膜放入15ml具塞离心管,加入90%的丙酮溶液10ml,用涡旋混合仪使其充分振荡,于冰箱内提取24 h,在4000 r/min下冷冻离心10 min,吸取上清液并加入1cm比色血中,用分光光度计测定750 nm、664 nm、647 nm和630 nm处的吸光度,以90%丙酮溶液作为参比,用以下公式计算叶绿素a的浓度。

式中,rho_{Chl-a}为叶绿素a的浓度,v为提取液体积,V为水样品实际用量,L为测定池光程。


微藻分类计数采用镜检法。取1000 ml水样并加5%体积的甲醛溶液固定,静置沉淀并浓缩后,用0.1ml浮游植物计数框,在显微镜下计数分类。多样性分析采用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prime}、Pielou种类均匀度指数J和种类优势度指数Y进行,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n_i为第i种类个体数,N为总个体数,f_i为该种的出现频率,S为种类数,P_i为i种所占比例,优势度指数Y大于0.02的种类为优势种。


2.结果与分析


2.1温度、盐度及pH值的变化


从投虾苗至收虾,3口池塘的水温、盐度、pH值变化皆比较平缓,变化相似。由于正值高温时节,水温基本维持在28~30°C之间,10月份稍降至25°C左右。盐度为14.15%~23.55%,养殖前期[7月11日~8月10日]与后期[9月29日~10月19日)皆大于16.8%,中期[8月19日~9月19日]降至14%左右,这是受台风和暴雨短暂影响所致。pH值皆大于8.0,多为8.1~8.8。

2.2叶绿素a浓度变化


3口池塘的叶绿素a的浓度养殖前期低,中后期高。在养殖开始的1个月内,叶绿素a的浓度在10.0μg/L以下,中期迅速增长,后期达到150.0μg/L左右,但是3口池塘的变化情况并不完全相同。1号池塘的最高值是10月10日的157.7μg/L,次高值是9月19日的148.8μg/L,后期浓度高而且变化幅度大,至收虾时降至59.3μg/L;2号池塘的次高值是9月19日的103.5μg/L,其后降低,又逐渐升高,至收虾时达到最高值116.2μg/L;3号池塘的叶绿素a浓度则是随着养殖时间的推移而逐步升高,至收虾时达到最高值143.5μg/L,次高值是10月10日的91.4μg/L。

相关新闻推荐

1、不同光照、pH条件对血红密孔菌培养过程中生物量、总抗氧化能力的影响(一)

2、呕吐毒素又叫什么?降解呕吐毒素菌株特征、危害研究

3、鹌鹑肺炎克雷伯菌血清型鉴定、耐药性检测及致病潜力(二)

4、短梗霉素A对植物病原真菌灰葡萄孢菌AUR 1基因的抑制生长机理(二)

5、Zn2+、Cd2+、Cry1Ac蛋白单独及联合暴露对大肠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毒性作用(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