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BioSense网站!

热线:021-66110810, 66110819

手机:13564362870

副溶血弧菌活菌计数方法:MTT比色法、ATP生物发光法和高通量生长曲线法(三)

来源: 渔业科学进展 发布时间:2025-10-28 18:17:20 浏览:14 次

2实验结果


2.1 MTT比色法


2.1.1检测波长


MTT经细菌产物呈蓝紫颜色,将培养的副溶血弧菌悬液进行波长扫描(图1),结果显示,蓝紫色产物的最大吸收峰值在550~560 nm之间。DMSO的吸光度对实验组吸光度影响很小,且没有峰值出现,属于背景吸收,因此,将MTT法的检测波长定为555 nm。

图1 MTT产物甲瓒的光吸收检测波长扫描


2.1.2 MTT溶液的使用剂量


设定不同的MTT用量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图2),当细菌反应液中MTT浓度为0.2 mg/ml,产生甲瓒沉淀的量最多,甲瓒的吸收曲线呈现峰值,因此,将MTT终浓度定为0.2 mg/ml。MTT量超过0.2 mg/ml时,产生的甲瓒量会逐渐减少。

图2 MTT浓度对检测结果的影响


2.1.3干扰物的影响


以DMSO为参照,用PBS或灭活菌体作为样品进行MTT反应检测,所得的检测值很低(表1),经t检验,得出3组数据两两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因此,可以忽略这些干扰物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表1不同干扰物以DMSO为对照时的OD值


2.1.4反应时间的影响


细菌与MTT的反应时间在0.5~2 h时,形成甲瓒的量在逐渐增多,2 h后维持在相对稳定的数量(图3),因此,将反应时间定为2 h。

图3反应时间对检测结果的影响


2.1.5检测范围


通过选择上述参数,用优化的MTT法在微孔板中进行副溶血弧菌的高通量活菌计数,用SigmaPlot的Polynomial线性分析,当菌液浓度为7.81×106~2.50×108 CFU/ml时,其对应的OD555 nm值与活菌数的线性关系极显著,线性范围跨度约为2个细菌浓度数量级,其关系式为LgC=(1.0439±0.0200)LgOD555 nm+(8.0565±0.0125),R2=0.9965(图4)。

图4菌液浓度对数LgC与OD值对数LgOD555 nm的标准曲线


2.2 ATP生物发光法


2.2.1 ATP标准溶液的标准曲线


用增强型ATP检测试剂盒对ATP标准溶液进行检测,ATP标准溶液浓度在1.0×10‒1~1.0×104 nmol/L时,ATP浓度的对数(LgATP)与发光强度对数(LgRLU)的线性关系极显著,其关系式为LgATP=1.0509LgRLU-4.3223,R2=0.9974(图5),表明该试剂盒在该范围内的测定结果可靠。

图5 ATP浓度对数(LgATP)与相对发光强度(RLU)对数(LgRLU)的标准曲线


2.2.2菌液浓度对数LgC与相对发光强度对数LgRLU的标准曲线


用增强型ATP试剂盒对已知浓度的副溶血弧菌样品进行检测,用SigmaPlot的Polynomial线性分析,当菌液浓度在1.0×104~3.0×108 CFU/ml时,其对应的相对发光强度对数(LgRLU)与活菌数对数(LgC)的线性关系极显著,线性范围跨度约为4.5个细菌浓度数量级,其关系式为LgC=(0.9590±0.0065)LgRLU+(0.9949±0.0366),R2=0.9994(图6)。

图6菌液浓度对数LgC与相对发光强度对数LgRLU的标准曲线


2.3高通量生长曲线法


将浓度为1.0×100~1.0×107 CFU/ml的副溶血弧菌加到预先加有培养基的多孔板中,每隔1 h,测定OD600 nm值,扣除未接种细菌孔的OD600 nm后,得出各初始浓度的细菌吸光度所代表的生长变化,可看到这些生长变化都呈S形(Sigmoid)曲线分布,不同浓度的S曲线在拐点处的生长速率基本接近,经SigmaPlot的Sigmoid曲线类型3参数模式拟合,得到各初始浓度的细菌生长曲线(图7)。用SigmaPlot的Polynomial线性分析,取各浓度拟合曲线的拐点时间参数(Ts),即为生长达到最大值的50%的生长时间,该时间在所测定的初始细菌浓度范围内均与活菌数的对数值(LgC)具有极显著的线性关系,线性关系跨度达7个数量级,其关系式为LgC=–(0.8727±0.0230)Ts+(9.0128±0.1572),R2=0.9924(图8)。

图7各初始浓度菌液的生长曲线

图8菌液浓度LgC与生长曲线的拐点时间(Ts)的标准曲线


相关新闻推荐

1、鸭瘟病毒基因缺失株rDEV-ΔVP26生长曲线、蚀斑面积及免疫原性分析(一)

2、磷霉素钠联合临床常用抗菌药物对医院感染中常见病原菌体外抗菌活性——结果、结论

3、NDM-1酶抑制剂去甲泽拉木醛对大肠杆菌E.coli ZJ487生长曲线的影响

4、可同化氮类型对桑葚酒发酵过程中酵母菌数量、乙醇含量的影响(一)

5、传统腌干鱼制品中降解生物胺菌株的筛选、生长曲线及影响因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