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BioSense网站!

热线:021-66110810, 66110819

手机:13564362870

老年萎缩性胃炎患者幽门螺杆菌根治方法及药物敏感性研究(一)

来源: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发布时间:2025-11-03 18:35:38 浏览:2 次

[摘要]目的调查老年萎缩性胃炎患者幽门螺杆菌(Hp)感染状况,并对Hp感染的根治方法以及药物敏感性进行分析。


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20年12月本院收治的148例老年萎缩性胃炎患者,采集胃黏膜标本进行Hp的分离培养及鉴定;Hp阳性者采用铋铋剂四联或无铋铋剂三联疗法治疗,然后采用C-UBT检测Hp根治情况;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Hp药物敏感性;提取Hp基因组DNA,采用测序方法检测克拉霉素耐药菌株23SrRNA基因突变位点。


结果148例老年萎缩性胃炎患者中检出Hp感染108例(72.93%)。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吸烟、暴饮暴食、进食辣食、有家族性胃肠道疾病史是老年萎缩性胃炎患者发生Hp感染的危险因素,进食酸奶是保护因素(P<0.05)。108例患者经治疗后88例(81.48%)得到根治,其中PPI+阿莫西林+克拉霉素、PPI+枸橼橼酸铋铋钾+替硝唑+克拉霉素治疗的根治率>80%。药敏检测显示,Hp对克拉霉素、阿莫西林、甲硝唑、左氧氟沙星、四环素的耐药率分别为35.19%、13.89%、41.67%、53.70%和18.52%。22株克拉霉素耐药菌株23SrRNA基因中共检出6个突变位点(A1821G、G1826A、T1830C、A2143G、T2182C、A2223G),其中A1821G、G1826A、T1830C存在于所有(耐药、敏感)菌株中。12株(54.55%)耐药菌株存在A2143G突变,20株(90.91%)耐药菌株存在T2182C突变,8株(36.36%)耐药菌株存在A2223G突变。结论老年萎缩性胃炎患者Hp感染率较高,常用抗生素的高耐药性是导致Hp根治率下降的重要原因,其中克拉霉素耐药机制多以Hp的23SrRNA基因位点突变为主。


慢性萎缩性胃炎主要是由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所引起的消化系统疾病,以胃黏膜肌层增厚、黏膜萎缩变薄以及腺体萎缩为主要病理表现。目前,对于Hp感染的治疗常采用克拉霉素、阿莫西林以及雷贝拉唑组成的三联疗法,尽管已取得良好的效果,但由于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约有80%的患者存在耐药性问题,导致无法根治Hp,从而影响三联疗法的疗效和预后。克拉霉素是三联疗法中最有效的抗生素,Hp耐药基因的位点突变降低了Hp对克拉霉素的药物敏感性,从而降低了Hp的根治率,使得经验治疗逐渐陷入困境。因此,调查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Hp感染状况,探讨Hp感染的根治情况、药物敏感性以及耐药基因的突变位点对于治疗方案的制定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1、对象与方法


1病例


2018年12月-2020年12月本院收治的老年萎缩性胃炎患者148例,其中男78例,女70例,年龄60~80岁,病程2~10年,体质量指数17.2~26.8kg/m2。纳入标准:(1)符合全国慢性胃炎诊治共识会议制定的2013版《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中的临床诊断标准,且经过病理诊断及消化内镜检查确诊;(2)出现腹胀、上腹痛、纳差、大便异常、食欲减退、反酸、嗳嗳气等症状;(3)年龄≥60岁;(4)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者;(2)伴随胃食管反流或者消化性溃疡等其他胃肠道疾病,消化道出血及消化道恶性肿瘤;(3)患有免疫、血液、神经系统疾病;(4)曾接受胃部手术;(5)药物过敏者,依从性、耐受性差。


该研究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2、方法


2.1Hp的分离培养及鉴定


受试者均于胃镜检查中取1~3块胃黏膜标本,置于含10%血清以及甘油的布氏肉汤运转培养基(杭州微生物试剂公司产品)内,于4h内转送至检测实验室。采用全自动研磨仪(ST-B100,北京旭鑫仪器设备有限公司生产)对黏膜组织充分研磨,制成悬液,接种于哥伦比亚琼脂培养基(英OXOID公司产品)上,随后将培养基置Hp厌氧罐(Hp015,广州海太光电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内,控制氧浓度,加入适量无菌双蒸水,37℃条件下培养5 d。挑取疑似Hp菌落(形态为透明细砂样或水滴样,


直径0.1~1mm),采用革兰染色试剂(珠海贝索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产品)染色后镜检,显微镜(ECLIPSE 80i,美国AMG公司生产)下呈革兰阴性句号状、螺旋状、海鸥状或弯曲短杆状菌,并且氧化酶试剂(青岛海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脲脲酶诊断试剂盒(福建三强生物化工有限公司生产)以及触酶试剂(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生产)检测均为阳性即鉴定为Hp。


相关新闻推荐

1、红参对鼠李糖乳杆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体外生长的影响(下)

2、抗生素的作用机制及药敏试验方法

3、鹌鹑肺炎克雷伯菌血清型鉴定、耐药性检测及致病潜力(三)

4、工程菌大肠杆菌EcN FGF19-01培养、生长曲线测定及改善慢性结肠炎作用研究(二)

5、龙脑在制备沙门氏菌鞭毛抑制剂中的医用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