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聚果糖在体外对大肠杆菌、嗜酸乳杆菌生长曲线的影响(二)
1.4.5大肠杆菌OD值测定
取LB肉汤培养基200μL于96孔板内,接种稀释的10⁻⁷倍大肠杆菌菌液100μL,每组3个平行,置36±1℃温箱内培养24h,每隔3个小时630nm测定吸光度,连续测定24h并绘制生长曲线。
1.4.6嗜酸乳杆菌OD值测定
分别取MRS肉汤培养基200μL于96孔板内,接种稀释的10⁻⁸倍乳酸杆菌菌液100μL,每组3个平行,置36±1℃温箱内厌氧培养48h,每隔3个小时测定630nm的吸光度,连续测定48小时并绘制生长曲线。
1.5试验数据处理与统计
试验中所有数据采用SPSS20.0软件中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进行统计,P<0.05为差异显著,P>0.05为差异不显著,均采用Duncan法进行多重比较。
2结果
2.1低聚果糖对大肠杆菌的影响
低聚果糖对大肠杆菌活菌数的影响:活菌计数试验结果显示,大肠杆菌在20g/L、30g/L、40g/L浓度的低聚果糖作用下,对应的菌落数分别为5.10×10⁸cfu/mL、4.17×10⁸cfu/mL、5.53×10⁸cfu/mL,对照组菌落数为6.53×10⁸cfu/mL,其中低聚果糖30g/L组大肠杆菌活菌数显著(P<0.05)且低于对照组,其余两组活菌数虽低于对照组但无差异性(P>0.05),具体变化如图1所示。
低聚果糖对大肠杆菌OD值的影响:通过测量大肠杆菌生长曲线,如图2所示,大肠杆菌在转接后的6小时内生长速度比较缓慢,在6~9h内生长速度较快,9h后菌体浓度开始趋于稳定,可知大肠杆菌可以利用低聚果糖。图2中,20g/L低聚果糖组在0~24h增殖速度相比对照组、30g/L、40g/L较快;18h以后对照组大肠杆菌浓度比其他二组高,且18h开始其菌体浓度趋于稳定,此时大肠杆菌在630nm的OD值分别为:0.89、0.70、0.78、0.79,其中30g/L低聚果糖组大肠杆菌菌体数量最低。综上可知,30g/L浓度的低聚果糖可使大肠杆菌的增值速度降低。
2.2低聚果糖对嗜酸乳杆菌的影响
低聚果糖对嗜酸乳杆菌活菌数的影响:活菌计数试验结果显示,乳酸杆菌在20g/L、30g/L、40g/L浓度的低聚果糖作用下,对应的活菌数分别为3.57×10⁹cfu/mL、3.93×10⁹cfu/mL、3.40×10⁹cfu/mL,对照组菌落数为3.27×10⁹cfu/mL,其中30g/L低聚果糖组较其他组增值效果明显(P>0.05);20g/L、40g/L与对照组嗜酸乳杆菌菌落数相比,虽有增长,但无显著差异性(P>0.05)。说明添加一定量的低聚果糖对嗜酸乳杆菌均起增值作用,其中30g/L添加量效果较好。具体变化如图3所示。
低聚果糖对嗜酸乳杆菌OD值的影响:通过测量嗜酸乳杆菌生长曲线,如图4所示,在转接后的15h内乳酸菌的生长比较缓慢,在15~30h内乳酸菌生长速度较快,在36h开始菌体浓度开始趋于稳定,此时嗜酸乳杆菌在630nm的OD值分别为:1.18、1.20、0.98、1.22。图4中,在24h时40g/L浓度组嗜酸乳杆菌的增殖速度开始降低;综上可知,40g/L浓度低聚果糖使嗜酸乳杆菌的增值速度降低,添加低聚果糖20g/L、30g/L与对照组接近无显著差异。
3结论与分析
肠道菌群对肠道有着重要的保护作用,正常比例的肠道菌群可以有效的抵御外来病原的入侵,维持肠道内环境的稳定和微生态平衡。大肠杆菌是人及各种动物肠道中重要的正常寄生菌,嗜酸乳杆菌是微生态平衡中起重要作用的菌种之一,体外实验采用活菌计数法,以活菌数量计数、活菌生长曲线为判断标准,对比了两菌种的生长情况,可以清晰地看出低聚果糖对大肠杆菌和乳酸杆菌这两种重要的肠道菌的生长影响。
在以低聚果糖为唯一碳源的麦康凯培养基和MRS培养基上培养大肠杆菌和乳酸杆菌,结果显示,低聚果糖在体外可以抑制大肠杆菌的生长,促进嗜酸乳杆菌的生长,适宜浓度为30g/L,本实验结果与Blaut等人对功能性低聚糖能够抑制有害菌促进有益菌生长的研究结果一致,为动物临床试验以及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相关新闻推荐
1、CYP720B1基因突变型莱茵衣藻提高铜离子耐受性及吸附效率
2、基于革兰氏阳性菌生长曲线等指标评价纤维素基抑菌材料L-Met改性MCC(M-MCC)抑菌效果(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