瘘管性肛周脓肿主要致病菌分布情况、药物敏感情况
目的了解瘘管性肛周脓肿主要致病菌分布情况以及药物敏感情况,以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方法回顾性分析瘘管性肛周脓肿患者300例,采集肛周脓液,进行细菌培养鉴定,并对培养菌进行药敏试验。结果300例患者中277例细菌培养阳性,阳性率为92.3%,共培养分离出369株病原菌,革兰阳性菌42株(占11.4%),革兰阴性菌327株(占88.6%),其中大肠埃希菌204株(占55.3%),其次为肺炎克雷伯菌67株(占18.2%)。革兰阳性菌对利奈唑烷和万古霉素敏感性最好;革兰阴性菌对亚胺培南和哌拉西林敏感性较好,敏感性均在95%以上。结论瘘管性肛周脓肿以肠源性细菌感染为主要来源,革兰阳性菌应首选利奈唑烷和万古霉素进行治疗,革兰阴性菌应首选亚胺培南和哌拉西林进行治疗。
肛周脓肿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肛肠疾病之一,近年来,肛周脓肿发病率有明显增高趋势,发病年龄以20~40岁最多,且男性发病率显著高于女性,主要治疗手段为切开引流,而肛瘘是否形成决定了具体治疗方案,最重要的是配合使用抗生素。但抗生素选择不当常导致细菌耐药的发生甚至菌群失调,目前为止报道瘘管性肛周脓肿患者细菌构成和细菌耐药性的文献很少,不同地区、不同季节细菌构成不同,细菌耐药情况也存在差异。本研究通过收集我院明确诊断的300例瘘管性肛周脓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分析,了解本地区瘘管性肛周脓肿患者的发病和治疗现状,并实施细菌耐药监测,以指导临床治疗并科学合理应用抗生素,改善患者预后。
1材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于我院住院明确诊断且实行肛周脓肿切开引流术的原发瘘管性肛周脓肿患者300例,诊断均依据《2011年肛周脓肿诊治指南》。其中男性259例,女性41例。患者年龄12~69岁,平均年龄(35.13±15.19)岁。
1.2采样方法
肛周局部严格消毒后,行手术切开引流术前,用一次性注射器穿刺抽取脓液5mL,分别接种于血琼脂平板、中国蓝琼脂平板、巧克力琼脂平板上,35℃培养24~48h,选择纯培养及优势生长的菌株。
1.3细菌鉴定以及药敏实验
均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VITEK-2型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及配套的鉴定卡进行鉴定;采用美国临床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推荐的K-B琼脂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根据美国临床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2012年标准判断结果。
2结果
2.1细菌培养结果
300例患者中277例细菌培养阳性,阳性率为92.3%,共培养分离出369株病原菌,179例患者脓液培养出了1种细菌,86例患者的脓液中同时培养出2种细菌,6例患者的脓液中同时培养出3种细菌。细菌鉴定结果如表1所示,不同菌种间分布具有显著差异,其中革兰阳性菌42株(占11.4%),革兰阴性菌327株(占88.6%)。革兰阴性菌中,大肠埃希菌204株(占55.3%),其次为肺炎克雷伯菌67株(占18.2%)。
表1瘘管性肛周脓肿患者脓液的病原菌分布构成比
2.2抗药性
肛周脓肿感染病原菌对常规的抗生素敏感性较差,其中革兰阳性菌对利奈唑烷和万古霉素敏感性最好,均在95%以上,对常规用药克林霉素和红霉素等敏感性较低,在30%以下;革兰阴性菌对亚胺培南和哌拉西林敏感性较好,均在95%以上,对常规用药阿莫西林敏感性较低,在30%以下,见表2、表3。
表2瘘管性肛周脓肿患者脓液革兰阳性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率
表3瘘管性肛周脓肿患者脓液革兰阴性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率
3讨论
肛周脓肿主要由肛腺和肛窦感染引起,病原菌以内源性为主,呈现多细菌交叉感染。厌氧菌的感染率显著高于需氧菌,绝大多数的细菌主要来自肠道正常菌群,为条件致病菌。在正常情况下,肠道菌群之间相互影响在机体内达到动态平衡状态,无致病性。当机体整体或者局部地区微平衡被破坏时,可转变为致病菌。
本研究中300例瘘管性肛周脓肿患者中277例细菌培养阳性,其中179例为单一细菌感染,混合感染者98例,与肛周脓肿患者菌群研究报道基本一致。脓液分离出的细菌中,除去葡萄球菌和链球菌等小部分为肠道外菌群,其余绝大多数为人体肠道内正常菌群,只是在本研究中肠源性细菌所占的比重更高,达到90%,这与之前的研究发现类似,提示肠源性细菌的存在可能预示着瘘管的存在。
肛周脓肿的主要治疗方式为切开排脓,然而目前的研究结果表明单纯的切开引流并不能完全治愈肛周脓肿,抗生素的使用是必不可少的治疗手段。随着广谱抗生素的大量使用,越来越多的菌种出现抗药性,甚至有超级细菌的出现,因此药敏实验是指导临床用药不可缺少的环节。药敏结果显示,革兰染色阳性菌对利奈唑烷和万古霉素敏感性最好,耐药率仅为4.8%和3.2%。以往研究发现万古霉素和利奈唑烷敏感性为100%,然而在本研究中已有少量病原菌对万古霉素和利奈唑烷产生耐药性,对常规用药克林霉素和红霉素等敏感性较低,在30%以下,提示临床应严格按照抗生素使用规范避免抗生素滥用。革兰阴性菌对亚胺培南和哌拉西林敏感性较好,均在95%以上,对常规用药阿莫西林敏感性较低,在30%以下。
综上所述,瘘管性肛周脓肿以肠源性细菌感染为主要来源,革兰阳性菌应首选利奈唑烷和万古霉素进行治疗,革兰阴性菌应首选亚胺培南和哌拉西林进行治疗。
相关新闻推荐
1、辣木籽提取物制备、对蜡样芽孢杆菌的抑制作用及在在液态乳中的应用(三)
3、干旱对青藏高原高寒草原微生物共现网络和土壤功能的影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