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BioSense网站!

热线:021-66110810, 66110819

手机:13564362870

低聚果糖在体外对大肠杆菌、嗜酸乳杆菌生长曲线的影响(一)

来源: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发布时间:2025-07-11 15:36:23 浏览:60 次

摘要:通过培养基中添加不同剂量的低聚果糖,探究低聚果糖在体外对大肠杆菌和嗜酸乳杆菌生长影响。试验将低聚果糖按照20g/L、30g/L和40g/L的添加量进行添加,作为培养基唯一碳源;进行活菌平板计数,测定其OD值,绘制生长曲线。试验结果表明,低聚果糖能抑制大肠杆菌生长,促进嗜酸乳杆菌生长。浓度为30g/L的低聚果糖对大肠杆菌抑制作用及对乳酸杆菌的促进作用与20g/L、40g/L添加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


低聚果糖是蔗糖分子以β-1,2糖苷键结合多重D-果糖形成,是一种水溶性糖,甜度低,安全,性能稳定,不为内源酶所水解的化合物,耐酸性和热稳定性较高,在pH4.0~7.0范围内高度稳定。固体低聚果糖为白色粉末甜度比蔗糖低其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小麦、马铃薯、大蒜、洋葱、香蕉等植物中。研究证明,低聚果糖在单胃动物前段结肠中能被厌氧微生物很好地发酵利用,发挥益生作用。


动物机体内寄居种类多样的微生物,其中细菌占主导地位,所有肠道内的细菌统称为肠道菌群。肠道菌群可分为两大类:益生菌和致病菌,益生菌是一类能够抑制有害菌生长,改善宿主肠道微生态平衡,对宿主身体健康有益的细菌,如乳酸杆菌。乳酸杆菌通过抑菌、加强宿主免疫力、竞争营养以及竞争肠道有害菌的附着位点等对肠道致病菌产生抑菌效果。多数大肠杆菌在宿主健康状态下在肠道内不致病,特定条件下如移位侵入肠外组织或器官,引起发病。


本研究拟通过体外培养试验,筛选出低聚果糖对肠道大肠杆菌和嗜酸乳杆菌抑制或增值作用的最佳浓度,评价低聚果糖对两菌种的增殖或抑制影响,为低聚果糖临床应用上的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实验菌种


大肠杆菌O78(CVCC1569)、嗜酸乳杆菌:广州华农大实验兽药有限公司研发中心保藏菌株。


1.2实验试剂


低聚果糖由江门量子高科生物股份有限公司提供,MRS肉汤培养基、LB肉汤培养基均购自广东环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去离子水自制。


1.3主要实验仪器


主要仪器有超净工作台(苏州净化SWCJ-1FD)、双目显微镜(L1100A)、酶标仪(Multiskan MK3)、pH测定仪(STARTER2100)、微量移液器、离心机(TGL-16G)、微型振荡器(XW-80A)。


1.4实验方法


1.4.1菌株活化及菌悬液制备


嗜酸乳杆菌接种MRS肉汤培养基,于37±1℃恒温培养箱厌氧培养48h,大肠杆菌接种LB肉汤培养基中,于37±1℃恒温培养箱培养16~24h,菌悬液备用。


1.4.2培养基处理


试验组培养基:在不含糖的MRS肉汤培养基,MRS固体培养基,麦康凯培养基和LB肉汤培养基中分别加入20g/L、30g/L、40g/L的低聚果糖,121℃,30min高压灭菌,备用。


对照组培养基:用含糖的MRS肉汤培养基、MRS固体培养基、LB肉汤培养基、麦康凯培养基培养基为对照组,121℃,30min高压灭菌,备用。


1.4.3大肠杆菌活菌平板计数


用无菌移液器吸取活化好的大肠杆菌菌悬液1mL,沿试管壁注入含9mL无菌水的试管中,震荡试管均匀混合,制成10倍稀释菌液,重复操作依次进行10倍梯度稀释,将大肠杆菌稀释至10⁻⁷;移取1mL10⁻⁷大肠杆菌稀释液于灭菌平皿中,每个稀释度做3个平行,将冷却至46℃左右的麦康凯培养基注入平皿约15~20mL,转动平皿,混合均匀。置36±1℃温箱内倒置培养24h。


1.4.4嗜酸乳杆菌活菌平板计数


用无菌移液器吸取活化好的嗜酸乳杆菌菌液1mL,同“1.4.3大肠杆菌活菌平板计数”操作,将嗜酸乳杆菌稀释至10⁻⁸。移取1mL10⁻⁸嗜酸乳杆菌稀释液于灭菌平皿中,每个稀释度做3个平行,将冷却至46℃左右的MRS琼脂培养基注入平皿约15~20mL,转动平皿,混合均匀,置36±1℃温箱内倒置厌氧培养48h。


相关新闻推荐

1、复方苍术挥发油对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的抑制作用

2、基于超微药粉琼脂稀释法检测9种致病菌对常用15种中药的敏感性(二)

3、优化培养基配方减少无机硒对粗毛纤孔菌的抑制作用,同时提高富硒菌丝的产量(二)

4、鲫鱼戴氏西地西菌生长曲线绘制及药敏试验结果(一)

5、食品储存为什么要控制温度与氧气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