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BioSense网站!

热线:021-66110810, 56056830, 66110819

手机:13564362870

产脂肪酶地衣芽孢杆菌LD-1302筛选、培养基及产酶条件研究(三)

来源:海洋通报 发布时间:2024-12-30 16:05:41 浏览:375 次

2结果


2.1产脂肪酶菌株的筛选


从罗丹明B初筛固体培养基上筛选得到10株水解圈较大的菌株,这些菌株在350 nm紫外灯下观察,在菌落周围均有明显的橙黄色荧光圈(图1)。重复3次摇瓶发酵后,10株菌的产脂肪酶活性存在一定的差异(表1),其中菌株LD-1302的产脂肪酶活性最高,酶活达(22.58±0.09)U/mL。发酵24 h后,LD-1302培养基表面存在不溶于水且浮在水面的絮凝状乳白色蜡样物质,48 h后该絮凝状乳白色蜡样物质消失。

图1 350 nm紫外灯下产脂肪酶菌落周围的橙黄色荧光圈

表1 10株产脂肪酶菌株的酶活


2.2菌株鉴定结果


2.2.1菌落形态及镜检


LD-1302菌落形状不规则、凸面、白色不透明、边缘为毛发状;革兰氏染色镜检呈紫色,为G+菌;芽孢染色镜检可观察到绿色的芽孢、显红色的营养体。


2.2.216S rDNA序列测定与分析


以菌株LD-1302的DNA为模版,经细菌16SrDNA通用引物扩增获得序列长度为1 512 bp的基因片段,对其测序并提交Genbank核酸序列数据库。同源性分析结果表明,菌株LD-1302的16S rDNA基因序列与Genbank中的BCRC 15413等15株芽孢杆菌属细菌的同源性达99.9%以上,利用MEGA 6.1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表明该菌株与地衣芽孢杆菌B.licheniformis聚为一支(图2)。初步鉴定菌株LD-1302为地衣芽孢杆菌。


2.2.3生理生化鉴定


菌株LD-1302可于55℃下生长、淀粉水解试验菌落四周出现无色透明圈、明胶水解培养基出现液化现象、V-P试验培养基显红色、V-P试验培养基的终pH显酸性、柠檬酸盐及丙酸盐培养基显蓝色、均可在NaCl 5%、NaCl 7%的肉汤培养基中生长、在pH5.7、pH6.8的肉汤培养基中生长良好,符合对地衣芽孢杆菌的描述(东秀珠等,2001)。结合革兰氏染色、芽孢染色及16S rDNA序列测定与分析结果,鉴定菌株LD-1302为地衣芽孢杆菌。

图2菌株LD-1302的16S rDNA序列系统发育树


2.3活菌总数计数


地衣芽孢杆菌LD-1302在以橄榄油为唯一碳源的生长培养基中延滞期较短,培养6 h活菌总数达到最高,为(94.67±3.21)×106CFU/mL,LD-1302在6~20 h内生长较为稳定,表明该菌株可利用有机碳源橄榄油,并在6 h时将培养基营养物质基本消耗殆尽(图3)。

图3菌株LD-1302的生长曲线


2.4接种量对LD-1302产酶活性的优化


由图4可知:以橄榄油为碳源时,菌株LD-1302的最适接种量为1.50%,即菌株起始接种浓度为3.75×105CFU/mL时,产脂肪酶活性最高,酶活可达到(31.64±0.34)U/mL,且在最少接种浓度为1.25×105CFU/mL时,也存在较高的产脂肪酶活性。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可知:接种量P=0.00<0.01、时间P=0.001<0.01,表明接种量、时间均对酶活影响极显著;由接种量-酶活的同类子集结果可知:接种量为0.50%、2.50%时,酶活均值分别为15.35 U/mL、17.87 U/mL,在同一子集中,表明两者对产脂肪酶活无明显差异;接种量为1.00%、2.00%时,酶活均值分别为20.68 U/mL、19.02 U/mL,在同一子集中,表明两者对产脂肪酶活无明显差异,但产酶效果优于前两者;接种量为1.50%时,酶活均值为26.53 U/mL,与前四者分属不同子集,表明为接种量为1.50%时,产脂肪酶效果最好;由时间-酶活的同类子集结果可知:72 h时,酶活均值为17.72 U/mL,24 h、48 h时,酶活均值分别为21.35 U/mL、20.60 U/mL,在同一子集中,表明两者对产脂肪酶活无明显差异,但产脂肪酶活优于前者。


2.5碳源对LD-1302产酶活性的影响

图4接种量对LD-1302利用橄榄油产脂肪酶的影


由图5可知:最适接种量的LD-1302经橄榄油、椰子油、葵花籽油诱导,最高产脂肪酶活分别为(23.42±0.84)U/mL、(10.76±0.51)U/mL、(9.77±0.51)U/mL。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可知:碳源、时间的P=0.00<0.01,表明碳源、时间均对酶活影响极显著;由碳源-酶活的同类子集结果可知:以椰子油、葵花籽油为碳源时,酶活均值均为8.51 U/mL,在同一子集中,表明两者对产脂肪酶活无明显差异,而以橄榄油为碳源时,酶活均值为17.54 U/mL,与椰子油、葵花籽油分属不同子集,表明以橄榄油为碳源时,产脂肪酶效果最好;由时间-酶活的同类子集结果可知:24 h、72 h时,酶活均值分别为10.84 U/mL、9.06 U/mL,在同一子集中,表明两者对产脂肪酶活无明显差异,48 h时,酶活均值为14.66 U/mL,与前两者分属不同子集,表明48 h时,产脂肪酶活效果最好;同时椰子油、葵花籽油也可诱导该菌株产生较高的酶活。

图5碳源对产酶的影响


产脂肪酶地衣芽孢杆菌LD-1302筛选、培养基及产酶条件研究(一)

产脂肪酶地衣芽孢杆菌LD-1302筛选、培养基及产酶条件研究(二)

产脂肪酶地衣芽孢杆菌LD-1302筛选、培养基及产酶条件研究(三)

产脂肪酶地衣芽孢杆菌LD-1302筛选、培养基及产酶条件研究(四)

产脂肪酶地衣芽孢杆菌LD-1302筛选、培养基及产酶条件研究(五)

相关新闻推荐

1、模拟失重对大肠埃希菌生物学性状的影响研究——摘要

2、啤酒污染微生物分类,啤酒里所含微生物的名称及其作用

3、根际溶磷菌对牧草品种扁穗雀麦生长促进作用的机理——材料和方法、结果与分析

4、基于ELISA和细菌生长曲线应用的结合定量检测肠炎沙门氏菌(一)

5、E-test法多黏菌素药敏条用于临床肠杆菌科体外药敏检测(二)